看戏曲艺术之花开满校园国画

编辑:李陈默
发布时间:2022-01-14 02:41:36来源于:中华网

首届《全国校园戏曲春节晚会》与《一堂好戏》节目背后的故事

看戏曲艺术之花开满校园

书法,武术,国画这些都是传统文化,为什么我们选择做戏曲类的电视节目因为戏曲最具综合性与展示性,和其他国家的戏剧站在一起,不但毫不逊色,甚至还更完整,更有艺术性最近几天,由中国教育电视台倾力打造的首届《全国校园戏曲春节晚会》和《一堂好戏》节目已于上月在京圆满完成录制,很快将于虎年春节期间亮相荧屏全景展示戏曲与校园的深度融合,是其关键着眼点

作为一个不折不扣的戏迷,中国教育电视台社教节目中心主任,两档节目的总导演李红根在谈起戏曲和节目背后的故事时,总有着无限的热情,打小儿我就用收音机听戏,长大了,伴随着知识水平的积累,听名家,上剧院,更慢慢体悟出戏曲艺术全方位的美可以说,我自己便有很深的感受:从小培养的爱好能让人一生受用

除了学演经典剧目,孩子们还会用戏曲的形式,讲述抗疫,航天等主题故事,以及自身感怀的历史故事与英雄事迹,他们展现出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常常令点评名家与节目制作方也感到惊讶李红根表示:这就是戏曲进校园一个非常大的意义首先,是要教会他们如何去欣赏,提升鉴赏美的能力,其次,孩子通过学习,进而主动创作,用戏曲去讲述中国故事,紧扣时代脉搏这比仅仅学几个唱段更有教育价值

京剧表演艺术家李海燕与学生赵冰冰共同表演京剧《锁麟囊》

让孩子们唱主角儿

最近几年来,各级部门高度重视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工作,其中就包括戏曲艺术进戏院看戏的孩子越来越多,校园里的戏曲社团活动也越来越丰富《一堂好戏》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以推介展示戏曲进校园活动取得的成果三年的经验积淀后,又有了首届《全国校园戏曲春节晚会》参与晚会录制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的大中小学,以及专业戏曲院校在剧种上,京剧,昆曲,以及评剧,豫剧,河北梆子,黄梅戏,越剧,锡剧等地方剧种汇聚一堂,呈现出戏曲艺术百花齐放的喜人气象

自2019年首次与观众见面,《一堂好戏》至今已历经三年打磨不过,每一年节目的核心亮点与主旨均未改变,那便是让孩子们唱主角儿这一理念我们贯彻了三年李红根说道,在节目里,名家心甘情愿做‘绿叶’,给孩子们示范什么是高水平的艺术之美,但唱戏的主角一定得是孩子

北京市八一学校 原创校园京剧《谢道韫》

在《一堂好戏》之前,几乎没人敢拿孩子来当主打,做一台戏曲节目但《一堂好戏》和首届《全国校园戏曲春节晚会》想要探索尝试的,正是电视,戏曲,校园的有机结合,我们想为热爱戏曲的孩子们搭一个展示的舞台贴近校园,贴近师生,贴近家长,这也符合中国教育电视台本身的定位和属性

《一堂好戏》第一季播出后,反响很好,引发了全国各地校园戏曲爱好者的踊跃参与专家们感到眼前一亮李红根说,像浙江大学越剧社排演的《陆游与唐琬》,从表演到化妆,服装均非常专业,都是学生们自己置办的重庆大学也一样,带来的川剧表演质量很高,而且一次就来了二十多个人,相当有积极性

中小学学生队伍里,也有令人惊喜的孩子提起这个,李红根掩饰不住眉眼间的兴奋:北京市八一学校排的京剧《谢道韫》,那小姑娘踢枪踢得,一个都没掉!她也就十三四岁,每周能练个两次左右这就属于天赋很高的孩子,至于他们将来走不走职业道路,都不好说,重点还是让孩子们接受艺术熏陶,提升综合素养让别的孩子看了,也产生兴趣,传统艺术就有了未来和希望

不断打磨的过程中,《一堂好戏》在内容和方向上也做出过调整第一季时,学生们主要演出的是传统剧,2020年,节目组开始鼓励他们自己编演课本剧,到了2021年,又吸纳了戏曲职业学校的孩子加入前两年参加《一堂好戏》的孩子都是业余的,到了第三年,我们觉得正在专业学习戏曲的学生,也需要这样一个舞台,既提升了节目的专业水平,也可以让大家看看戏曲界未来之星的风采李红根介绍说,当专家们看到职业院校的这些孩子这么刻苦,素质这么好,都感到特别高兴和欣慰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京剧《少年马连良》

用戏曲艺术讲好中国故事

《一堂好戏》从2020年开始鼓励孩子们自己编演课本剧于是,那一年的节目中便有了中关村第一小学带来的原创抗疫京剧《隔空拥抱》,以及上海越·小花越剧班排演的原创越剧《一袭白衣》等,学生从身边发生的真实故事中取材,凝聚了他们的现实感受与思考

到了2021年,孩子们编演的原创剧题材跨度更广了,有致敬革命先驱,礼赞英雄先烈的《少年李大钊》《英雄王杰》《飞夺泸定桥》,有反映教师精神的《霜天红烛》,有科学幻想题材的《接嫦娥》《嫦娥奔月》,还有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美德的《少年马连良》《青核桃》《红楼梦》《谢道韫》。

北京市西城区161中学 京剧《红梅赞》

戏曲艺术还是有门槛的,兴趣班的孩子肯定不能去和专业院校的孩子比,他们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每天踢腿练功吊嗓子另外,传统剧目中,适合孩子表演的作品也没有那么多所以,节目要继续越做越宽,就一定会走到自排剧目的方向上来把孩子们的创造力激发起来,他们才会真正热爱这门艺术李红根如此解释《一堂好戏》第二季的思路改变

孩子们自己排演戏曲作品,正是戏曲进校园的土壤日积月累结出的丰硕果实在这一过程中,艺术之美对青少年心灵浸润,人格塑造的影响不容小觑

排演《接嫦娥》的是北京东高地青少年科技馆的孩子,这些孩子的父母多是从事航空航天事业的,所以他们就结合神舟飞船上天,充分调动孩子的想象力,排出了有科幻色彩的京剧你看这多好!李红根介绍说,还有宿迁市第一实验小学创作的《雪枫颂》,讲的是抗日英雄彭雪枫的故事其中有个孩子一开始怎么也找不到‘亮相’的那个眼神,那个感觉后来,老师就带他去了彭雪枫纪念馆,去看革命事迹展览,激发他从心底去真正理解这个人物这些表演创作的经历,对孩子们来说都是宝贵的艺术体验在李红根眼中,尽管在技巧上,孩子们的表演还稍显稚嫩,唱腔还不是那么完美,但他觉得这比让学生唱十次《空城计》更有教育意义,因为这是一种创造性的产出,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和成长,用戏曲讲述发生在当下的中国故事,也让传统文化在今天发挥出了新内涵

北京市东高地青少年科技馆 原创校园京剧《接嫦娥》

名家传戏 谱写新篇

京剧表演艺术家,北京梅兰芳京剧团团长李宏图,从《一堂好戏》第一季开始,就给予了节目许多支持刀枪把子和道具桌椅,剧团都无偿提供,每一次宏图老师来做嘉宾,也都是公益的李红根说京剧表演艺术家李海燕老师,也是从一开始就非常支持我们还有张建国,杜镇杰,河北梆子的王洪玲,豫剧的王红丽,川剧的陈智林,评剧的王平,他们在现场看到有天赋的孩子,都会主动上前去鼓励孩子,与他们合影这些都是戏曲界响当当的顶级表演艺术家,但他们一点架子都没有,全都是本着对戏曲艺术的执着挚爱参与节目,甚至化妆,服装都自己掏腰包,就是为了给我们减轻负担

弘扬传统戏曲文化,传承是重要的一环在节目中,名家们甘当绿叶,为学生挎刀虽然老师们有的是清唱,没有彩扮,但你会看到名家就是名家,那个状态还是不一样这对学生们来说其实也是难得的艺术实践李红根笑道我希望我们做的是有温度的节目,有情感的节目,而不是仅仅是完成了一项工作三年下来,若问我收获最大的是什么,我想应该是大家结下的友谊和团结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同志,一起为戏曲的传播做了点事情

在李红根看来,戏曲这门历史悠久的艺术,本身就是在人民生活中诞生的它无法脱离时代,而且自身也相当具备革新性对比一下,现在的戏曲唱腔,服装肯定和‘同光十三绝’时期的非常不一样了戏曲不但不滞后于时代,反而很多时候,它是在引领文化

观看两档节目,观众会发现,戏曲之美是有形的,戏曲艺术有欣赏和表演的门槛在不知不觉中,孩子们已经进入了戏曲这座艺术的殿堂但规范也不是僵化的,在守正创新的过程中,热爱戏曲的新苗们正从传统文化中萃取精华,培根铸魂,获得了能让他们受益终身的养分

京剧名家王越,侯宇,王艳,杨少彭与全体演员共同表演京歌《领航新征程》

一场名为《万里茶道》的楚剧演出15日晚拉开第九届武汉“戏码头”中华戏曲艺术节序幕。据悉,为期3周时间内,京剧,黄梅戏,评剧,秦腔等10个剧种,22场演出将在戏曲节期间轮番上演。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