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我们!抗疫一线,这些“90后”“00后”挺身而出

发布时间:2023-01-28 23:45:22  来源于:中新网  阅读量:18865   

在抗击流行病的第一线,青年更加光彩照人。

不畏艰难困苦,在这场疫情防控战役的磨砺下,全市广大青年在医疗救助,核酸检测,物资供应,社区防疫等工作中勇挑重担,身先士卒,急难险重,为基层市民排忧解难,彰显了青年的蓬勃力量。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昨日,全市共招募青年志愿者23.5万余人,岗位总数131.7万个,总工作时间784.2万小时各级团组织组建青年突击队2600余人,参加疫情防控一线的有7.9万余人实际行动证明,他们经得起困难和挫折,关键时刻和风险与挑战

在抗击流行病的第一线,青年更加光彩照人。

放开我!去你最需要的地方。

在疫情的淬炼下,一群年轻人从初出茅庐的懵懂学生变成了刚毅的战士。他们用行动践行誓言:需要的时候就在上面!

00后护士王玉琴跟随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468人医疗队来到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穿着厚厚的防护服,连走路都比平时要费力气,每次走出隔离区,汗水早已打湿了防护服下的衣服,当她的体力一次次达到极限时,她总是告诉自己坚持,再坚持每当她听到病人的一声谢谢,她所有的疲倦都消失了

日前,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N2舱迎来了首批患者曙光医院年轻的医生,医生团支部书记杨主动承担起最危险,最艰巨的筛查工作,对接大巴,接诊病人,转运行李手指早已冻僵,护目镜里不知有多少层水雾,他却全然不顾第二天早上他交班的时候,780个病人已经顺利解决了

很多人还记得这样一张照片:一只五指张开的手,拇指和食指都是皮,手指和手掌的皮肤都有不同程度的褶皱和变白...这是一只因为长时间卡在做核酸采样的橡胶手套里而磨破的手手的主人是一个95后年轻小伙——第七人民医院检验科分子组成员罗家军一天晚上,一万多个核酸检测标本需要通宵检测经过8个小时不间断的加盖和同事加样,罗家军脱下手套,才发现手上的皮肤已经溃烂但他说,时间不等人为了尽快完成任务,我宁愿牺牲自己的双手

迎难而上,抗击疫情必胜!在港湾避难所,一支100多人的青年突击队承担了避难所建设运营,全体医护人员住宿通勤,医院近两万人餐饮等后勤物资保障任务。

经过几天连续通宵奋战,数字创新部青年突击队火线完成方舱基础网络建设,支撑医院系统运行,满足患者和工作人员上网需求在离患者最近的蓝区,临港奉贤公司小伙子马俊瑞和同事们与华山医院合作,完成了辖区及周边2300多个标识的补充和修改,做好了4000多个床位的查漏补缺工作这群年轻人凌晨打架已经成了常态

我在这里!为你身边的人解决问题

无论是在避难所的前线,还是在家门口,从3月份开始,就有一大批年轻人活跃着,奉献着在社区这个抗击流行病的主战场之一,年轻人以他们的热情,勤奋和乐观成为社区乃至城市的守护者

静安区临汾路街道85后社工沙没想到,她在街道办住了一个多月。她和同事们日复一日地在小区里跑来跑去,用瘦弱的肩膀扛着几十斤的物资,走上没有电梯的楼房,代替去了避难所的居民照顾留在家里的孩子...

青年志愿者活跃在公民需要他们的地方。

在长宁,数百名菜农活跃在抗疫一线,分散到全区10个镇参与物资发放年轻的指挥家葛被分配到周家桥街道,成了青年突击队的队长之一他的六人小队已经用手搬运了近30,000件补给品扛着抗疫物资,一次次参与核酸检测服务,95后的倪家豪累得抬不起手但看到居民们收到生活物资时的喜悦,他觉得再苦再苦也值得

从3月份开始,交通医学院2020级护理硕士朱就一直在社区做志愿者,不仅参与核酸采样,抗原发放和回收,还帮助居民解决伤口包扎,静脉输液,导管更换,过敏治疗等一系列基本的医疗救援需求这段时间她经常废寝忘食,回到家就熬夜学习,但她并不觉得辛苦,因为我不应该在困难面前躲在后面救死扶伤是我们医务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我要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能做到!展会导演汇聚正能量。

自疫情爆发以来,许多年轻人坚守在岗位的第一线,肩负起城市运行的重担,展现了他们的勇气,专业和自信,展示了年轻一代的主动,活力和责任。

快递员王飞和几个同事主动申请成为街镇防疫物资发放志愿者,每天给他们负责的13个社区发放口罩,防护服,消毒液,矿泉水,方便面等物资,95后彭浦站站长刘坚守岗位一个多月没有回家她与分拣员和配送伙伴一起,为方圆三公里范围内的100,000多名市民提供生鲜供应服务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为你推荐